塹港富美宮 | 拜好廟求好運 找到與您有緣的信仰

您好,歡迎來到拜好廟求好運,已累積 100萬人 造訪本站查詢宮廟資訊,已刊登了 9,715 間廟宇資料。
拜好廟求好運|台灣民俗宗教文化推廣 LOGO
好廟公告

新竹市北區 塹港富美宮 內政部/縣市政府 寺廟登記許可

塹港富美宮代表照片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主祀神明
三府千歲王爺
供奉神尊
所在地址
新竹市北區東大路三段708巷6號
連絡電話
尚未設定
參拜體驗
0篇
宮廟服務
尚未設定廟宇服務項目。

塹港富美宮 介紹

【WIKI維基百科提供】
塹港富美宮,舊稱:三王宮、三王爺宮,前身建於北寮(後因洪水遷址於南寮現址),祖廟為位於福建省鯉城區的泉郡富美宮;後於民國35年10月將其正式登記為富美宮。

【歷史沿革】
起先於清嘉慶元年(1796),泉郡富美宮所流放之王船漂流到當時位於頭前溪出海口的沙洲—北寮,由先民撿拾起,船上除了眾多添載物品外,還有「蕭、潘、郭」三位王爺之軟身金身,此後先民搭建草寮小廟來供奉三位王爺,三位王爺大顯神威,聲名遠播,香火日漸鼎盛,而祭祀圈擴及五十三莊,根據日治時期的《寺廟調查書.新竹廳》記載:「道光咸豐同治,時代極盛,除了新竹城內以外,周圍53莊也進行共同祭祀。」,並如廟方民國82年(1993)所出版之《塹港富美宮沿革簡介》中所述,北寮的小廟於道光年間遭颱風來襲,致使當時的廟體及三位王爺的金身均遭洪水沖走,但王爺神威顯赫,三位王爺之金身分別漂回到岸邊,老王(蕭府王爺)溯回魚寮、二王(潘府王爺)流回舊港,三王(郭府王爺)流至槺榔溝,分別被先民拾獲,而後地方士紳在商議後,並請王爺顯靈勘定吉地,即現址重建,相傳在建廟期間,三府王爺曾化身為尋常人並前往泉州購買木材並租船運送至塹港,供建廟所需之建材,歷經十五年,集各方善信之力於咸豐十年完工,而香火也愈加鼎盛。

昔日,竹塹城的居民若要搭船到艋舺,會走從新竹長和宮開始的竹塹古輕便車道,經過今日的城北街、境福街(樹林頭境福宮)、東大路,再沿烏瓦窯圳,路過王先生廟、苦苓腳、槺榔、牛埔(南寮國小一帶)、塹港富美宮廟前搭船。當時竹塹港通商通航頻繁,漁民或貿易商將塹港富美宮視為庇護的信仰中心之一。

皇民化運動時期,1939年6月19日上午十時,約500多尊神像在舊港焚毀,當時南寮居民將神像放在此廟,由吳秀雲、李玉釵夫妻及信徒將王爺神像藏走,得以保存。新竹空襲期間,據吳姓信徒回憶,一次廟宇也被波及,躲在廟內的民眾卻無恙,乩童就表示蕭府王爺為保護鄉民而左肩中彈,因而左肩頭金箔掉了一片。而李玉釵回憶說,當時學校老師和派出所警察也都躲到廟內,好幾顆炸彈炸在正對廟旁左側,沒有任何人傷亡。

而後塹港富美宮走過一百二十餘個年頭,廟體日漸斑駁,屋瓦丹青也不復往日之燦爛,此期間雖承廟祝吳秀雲、李玉釵夫婦克勤營管但廟體隨著歲月的凋零,終是無可抗拒,後經地方有志之士與管理委員會之全體委員商議後,決定於現址廟地重建,於民國69年(1980)農曆十一月十一日拆卸舊廟,同年月廿一日動土,前後共經歷十二寒暑,於民國81年竣工,形成現在可見之三層大廟之建築主體。

重建期間,當時管委會主委許銀城先生兼任重建委員會主委,直至民國79年(1990),建廟工程已歷經十載,但許主委自身事業正值拓展之際,故無法再繼續兼任並辭卻主委職務,此時避免延誤廟務運作及建廟之工程,經管委會之研議後,決定重新改組,並於王爺案前焚香擲筊問筶;奉王爺聖示由得聖筊數最多之張福來先生,接任主委職務。

張主委當時正值壯年,專業營造建設,富有土木建築之專精技術,以及擁有各項建廟所需機具,同時張主委日夜專注於建廟工作,甚至暫捨自身事業,專心於建廟工程中,並除去照原設計進度施工外,張主委亦注重於廟貌的美化,投入鉅資籌建山門牌樓、鐘鼓樓……等。

並為求廟貌莊嚴肅穆,張主委開始與中國祖廟通信,並委託泉郡祖廟協助尋求書法名家為牌樓題字,並且牌樓的對聯尤其講究,在民國82年(1993)2月23日張主委領隊尋訪中國祖廟—泉郡富美宮,在這趟尋根之旅中,張主委細心觀察一事一物,回到台灣後將其所觀察可增添富美宮之光彩的事物實踐於廟貌,如:入廟前之牌樓,張主委在泉州一行,見其當地廟宇、古蹟對聯以6-8字,字體的放大更顯穩重、莊嚴,以及設置全台最早供奉蕭太傅的腳力—「黑官爺」都是張主委在參訪祖廟後,回臺設置,並成就現今的整體廟貌。

民國79年(1980)重建,歷經13年興建完成。民國85年(1996)12月21日起舉行慶祝建廟兩百年慶,出動200多個陣頭,23日舉行牌樓落成和李登輝總統贈匾活動。

民國107年(2018)前任主委彭天祥先生經王爺指示舉辦睽違26年的五朝酬恩圓醮大典。

民國108年(2019)現任主委彭垂樑先生,經王爺指示後並再以聖筊請示確認,認為富美宮身為地方重要大廟,以及大殿、太歲殿、斗壇歷經29年歲月,漸顯斑駁,是應當重新整理,除了重新修築大殿神龕,以及太歲殿、斗壇的內部裝潢外,更雕塑了五尺一的鎮殿三位王爺神尊,使得整體空間感擴大,今日大殿在整修過後煥然一新,更顯莊嚴、氣派。

【廟方文物】
富美宮入口牌樓:
為民國85年(1996)慶祝創廟兩百周年所建,承吳秀雲、吳李金釵夫婦捐獻廟前部分私人土地,而後地方士紳紛紛響應捐助牌樓之工程款,共34人,每位捐助20萬元整,共花費680萬打造而成;並且由當時主委張福來先生以書信方式來往中國製造方與之溝通協調打造。

廟內仿製王船:
為民國85年(1996)前主委張福來先生委請泉郡富美宮打造,船上設備以及王船規格均依照舊時所流放之王船規格,並且船上供奉於民國83年(1994)當時中國祖廟人員訪台時所請之三位王爺神尊,此艘王船長年供奉於富美宮廟內王船室,亦可視為王爺之交通工具;據傳當時清嘉慶元年先民撿到王船時,船上飯桶中的白飯還冒著熱氣,目前王船室內亦保存泉郡祖廟所贈之縮小版王船模型。

楹聯:
重建時,前主委張福來先生聘請定居於新竹的書法大家田玉青先生為顧問,並由他邀請全台書法名家提供各種字體寫成的對聯,刻於廟內大柱、門柱,如杜忠誥的篆書、王愷和的魏碑碑體、謝宗安的漢隸、陳維德的楷書,以及王靜芝、黃群英、許天眷、王晴頌、鄭信育、陳清波等書法家的作品,除了字體以外,每副楹聯之內容也都出自竹社詩人之撰,藝術與文學價值之高不可言語,同時二樓斗壇及太歲殿前之兩對石柱為舊廟改建時所保留下來,距今已有160餘年,深具歷史意義。

清代雙面匾:
此匾為目前富美宮所保存最早之匾額,根據日前訪問蘇銀鋇總幹事,製作此匾之木材為台灣梢楠木,而台灣梢楠木價格昂貴,木質堅硬,一般不會用來製作匾額,可見當時王爺宮香火之興盛,而匾額雙面均有刻字,一面為清道光廿一年(1841)由四位董事所奉獻,分別為方超光、彭建邦、彭培華、鄭文蔚四人,匾額題字則是「神恩廣布」;另一面則是在咸豐十年(1860)被再次利用,為信徒彭作孚奉獻謝匾「庇祐兆民」,因此這塊匾額不僅具有歷史價值,同時具有廟史的考證價值,可知悉在清領時期,廟務的組織有董事的設立,而古匾的保存也相當不易,曾經被誤當調色板,所幸張福來前主委及時搶救,但一面已喪失古樸之色。

廟前石獅:
富美宮廟前最大的一對石獅,是仿照新竹前清時期著名文人林占梅所之潛園中的石獅(目前坐落於新竹市議會門口)所打造,該對石獅與原版石獅雖有些許差異,但其雄偉之姿依舊,坐落於擁有三層格局的富美宮前,使得王爺廟更顯氣派,同時亦可看見在重建時期廟方人員之用心。

塹港富美宮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

分享您的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

請各位信眾留下參拜心得時不要透露出個人資訊,也請不要寫到有關於政治、謾罵、色情、商品買賣相關訊息,希望各位信眾可以協助維護討論區風氣,若您需要進行商業訊息曝光,請加入我們廣告刊登使用的官方帳號與我們聯繫。
使用表情符號可能會導致留言出現亂碼,請盡量不要使用,謝謝。

好廟推薦

陶瓷保溫杯陶瓷保溫杯
NT$ 198 元起
高性能安卓平板高性能安卓平板
NT$ 699 元起
招財流水盆招財流水盆
NT$ 331 元起
開運幸運手環開運幸運手環
NT$ 5 元起
旋轉磁吸支架旋轉磁吸支架
NT$ 188 元起
無線充電器無線充電器
NT$ 299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