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維基百科提供】
臺北孔子廟,又稱大龍峒孔廟,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保安里、鄰近大龍峒保安宮的孔廟,由鹿港辜家、陳悅記家族獻地,自臺灣日治時期的1925年開始規劃,以替代臺北府文廟,建物占地約四千多坪,1927年動工,1939年竣工。建築為泉州風格,總工程師王益順,1990年代被列為直轄市定古蹟。國曆9月28日教師節的秋祭釋奠禮時,政府官員會派代表祭祀,並有仿效明朝制度的佾舞。
【興建】
日本人因建立臺北州立第一高女,拆除臺北府文廟(孔廟)後,1925年,臺北地方士紳群集永樂町(今迪化街)漢醫醫師葉鍊金家宅,共議再建孔廟。陳悅記家族的詩人陳培根表示若如建於大龍峒,就願捐獻私地,後來他捐地兩千餘坪,辜顯榮亦購田獻地一千餘坪。
辜顯榮、陳培根、洪以南、黃純青、陳天來、黃贊鈞、吳昌才、謝汝銓、李聲元等九位士紳號召倡捐。林右藻之子林凌霜之子也發起募建,並寫了《素王本紀》、籌設孔道宣講團,親自巡迴臺灣全島講學。
廟身為1925年由溪底派大木作匠師王益順規畫設計,建於大龍峒保安宮東側,由辜顯榮請來在北門鄭家任教的鄭家珍作堪輿,1927年動土興工。部分材料由集大成木材行供應,也獲得建築商林秀、建築師周財出力,日本政府亦贈2萬日圓作建廟補助。大成殿建造由溪底派王錦木負責施工,至1929年竣工。雕刻師們在大成殿內製作一百八十六座神主,其中李松林負責孔子神主,在樟木上刻出九隻五爪蟠龍,再敷以金箔片。至1930年8月,崇聖祠、儀門、東西廡(含東西廂)等均先後落成,然後擇吉恭奉先師、四配、十二哲暨後殿聖祖、兩廡先賢、先儒等神牌陞座。1939年欞星門、禮門、義路、萬仞宮牆等完工後,整體建築群大功告成。耗資26萬日圓。
【格局】
廟身在主軸線上,自前而後,為萬仞宮牆、泮池、與主軸垂直的禮門與義路、欞星門、儀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兩翼為東、西兩廡;而在大成殿與崇聖祠之間為東、西廊。明倫堂則在主軸的左側,另成院落。原先的各種平面圖、立面詳細圖及大樣圖均已遺失。
原先規劃左畔空地前為明倫堂,後為朱子祠,樓上奉祀朱子及文昌帝君,樓下闢為圖書館。右畔空地計劃興建武廟,後面建造奉祀魁星的奎樓。但當時因經費不濟,左右畔四座建築物均未興建。廟前則有六藝廣場,為2005年9月5日計畫宣告定案。
【釋奠】
在臺北府文廟不存與此廟建立前的過渡期,神位委身於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旁的小廟,逢祭孔大典請到寬敞的地點,如今日的蓬萊國小、太平國小的大禮堂、艋舺龍山寺都輪流接辦過。
1968年,奉總統命令,內政部、教育部研究改進祭孔禮樂衣冠,與台灣省政府民政廳、教育廳、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教育局、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德成及專家學者組成名為「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的組織,推請蔣復璁擔任主任委員,就祭孔雅樂、禮儀、樂器、祭器、舞蹈、服裝等項目,研究改進。
1970年9月制定的《祭孔禮樂之改進》方案中規定,定春祭為民間祭祀、秋祭則以孔子誕辰釋奠典禮為政府主辦。服裝上秋祭為政府官員主祭,因此正、分獻官必須著國定的冠服;春祭為民間團體主持,須著唐朝民間服飾。基隆慈雲寺在2004年開始改以傳統儒家正統典禮祭孔時,特別請臺北孔廟來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