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拔天后宮 | 拜好廟求好運 找到與您有緣的信仰

您好,歡迎來到拜好廟求好運,已累積 100萬人 造訪本站查詢宮廟資訊,已刊登了 9,712 間廟宇資料。
拜好廟求好運|台灣民俗宗教文化推廣 LOGO
好廟公告

台南市善化區 茄拔天后宮 內政部/縣市政府 寺廟登記許可

茄拔天后宮代表照片
A16898 - 自己的作品
主祀神明
天上聖母/媽祖
供奉神尊
所在地址
台南市善化區嘉南里茄拔80號
連絡電話
尚未設定
參拜體驗
0篇
宮廟服務
尚未設定廟宇服務項目。

茄拔天后宮 介紹

【茄拔天后宮 隨鄭成功開臺護艦佑民 湄洲島媽祖廟媽祖粉絲團提供】
【沿革簡介】
茄拔天后宮,所祀奉的護艦佑民開臺湄洲媽祖,於明朝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隨鄭成功來臺的原尊神像,由先民曾順 自大陸湄洲島媽祖廟農曆3月23日啟駕,隨延平郡王鄭成功護艦佑民 於農曆4月1日國曆4月30日開臺,登陸鹿耳門北線尾延明東都祚立媽祖於台南善化茄拔庒,茄拔天后宮為位於台灣台南市善化區嘉南里茄拔80號 的道教廟宇,主祀湄洲島天上聖母。

因為鹿耳門地理位置當時為汕嶼海島,且現今安南區安定區大都是為台江內海,故先民將護艦開臺媽祖神像一路往內地平源帶到曾文溪 舊稱灣裡溪,出山囗平地,茄拔社安奉媽祖神像並開墾定居,因當時茄拔庄地理位置也剛好位於官田和鄭軍兵營中間處,所以茄拔庒自然形成且更加適合軍民百姓居住,而該媽祖為手腳會動的護艦開臺湄洲島媽祖廟軟體媽祖神像,來台迄今至少超過360年了。

茄拔天后宮開基湄洲媽祖神像 也曾經由 已故 文建會諮詢委員 林衡道 教授表示該媽祖神像可能是隨鄭成功護艦來臺的湄洲島媽祖廟媽祖之一,同時認定茄拔開基湄洲媽祖金尊神像除了歷史悠久外更有別於特殊細緻工法非常獨特是目前唯一所見,極有可能明朝初期甚至更早所保存至今的古老神像。

註:臺江內海本為臺灣府治的天險,但在道光三年七月間的大雨,曾文溪改道向西港南流注入臺江內海,因洪流挾帶內山崩陷的泥沙,臺江內海被淤塞,沙泥驟長變為陸埔,曾文溪先後發生了多次的氾濫與改道,致使台江地理環境產生多次的變化。

【曾文溪改道概況】
一、道光三年前 (西元1823年),吧哖(今玉井)、石仔瀨、茄拔、蘇厝甲、入歐汪溪入海。
二、曾文溪 (鹿耳門溪),道光三年~同治十年(1823~1871),蘇厝甲以上曾文溪流路與前期同,以下則分主、分流,主流改由菅寮(安定鄉管寮)、經溪埔寮、學甲寮南邊匯入鹿耳門溪出海。另一分流自菅寮向西經蚵殼港,於今日國聖大橋處轉南,合主流入海。
三、曾文溪 (三股溪、鹿耳門溪),同治十年~明治32年(1871~1904),同治十年暴風雨,導致原北分流自國聖大橋轉西北接三股溪出海,另分出支流向西於國聖大橋轉南,併入鹿耳門溪入海。鹿耳門溪舊流路則偏向南邊入海,並沖毀了古鹿耳門天后宮。
四、曾文溪 (三股溪、鹿耳門溪),明治32年~明治44年(1899~1911)明治32年暴風雨,導致主流自公地尾一分為二:北支流經由三股仔入三股溪至國賽港出海;南支流則經土城仔東邊,由鹿耳門溪舊出海口入海。
五、曾文溪,明治44年以後(1911~ ),主流由國聖大橋向西衝破沙洲出海,鹿耳門溪斷流。昭和六年(1931)曾文溪河堤興建,鹿耳門溪及三股溪舊流路被切斷,河道縮小。

歷經了多次大雨及曾文溪改道 茄拔地理位置在媽祖的護佑之下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記載茄拔天后宮初創時是草茅,清康熙九年(1670)10月,住民曾順、曾快觀等協議修建,清雍正十一年(1733)4月,廟宇毀損破舊不堪使用,由曾武烈、林語等發起重建,廟向改為坐西向東,後來又經過五次的修建翻新。

1793年(清乾隆58年)由龍寶城 林建 王江 林語都 曾定觀等人發起重修天后宮,規模略具。
1823年(清道光3年)則由劉爾遐 王佛 林從 林頭 劉名顯 林道 王標 林讚 劉天賞 胡光山 等人 重修天后宮。
1933年(民國22年)翻新廟宇。
1958年(民國47年)翻修廟宇,廟貌一新。
1984年(民國73年)進行第八次翻修。

於民國77年戊辰科舉辦第二次的建醮 護國佑民 七朝祈安清醮大典,禮聘台南府城嗣漢天師府穎川道壇 陳榮盛道長為醮典主持醮儀 並豎立9支燈篙 稟告上天眾神 放榜陰陽二界 長達一月有餘,醮事起鼓入醮至出醮普渡達9天圓滿,共有大總理一名 副總理二名 五大柱 二十二主會首 八十五醮首 總高達有一百一十五醮首 一切比照傳統道教科儀進行,在當時年代造成轟動。

【茄拔天后宮古井】
是目前全台南市被文化局認證保留下來的二個古井之一,茄拔天后宮保有一口當初湄洲媽祖到茄拔庒時所挖掘建立的古井,也是當時年代茄拔庒民汲水的地方,後來1958至1960年,茄拔天后宮在整修時,因為自來水普及化而古井漸漸的失去了普用性,加上1994年媽袓指示建立鄭成功記念碑神像時,因古井老舊不常使用村民為了古井去留,媽祖指示先將鄭成功神像先暫時建在古井上而一直保留下來,直到前幾年廟埕整建時才又重現, 2010年經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及學者專家會勘認証後該口井確認是明朝未清朝初年代建造,茄拔天后宮的古井,因砌磚頗為特殊,尤其弧型磚塊堆砌最具特色,加上古井本身形制特殊並保持完整具稀少性,與廟結合為一體,值得保存,但因廟前老榕樹樹根竄生損壞井壁極需補強,後由台南市府文化局文資處依政府採購法辦理古蹟修復工程,於2016年修復完工,市府文化局文資處表示,水井的年代考核相當不易,目前全台南通過文資身分認證的水井,僅有民權路與永福路交叉口的「大井頭」和善化「茄拔天后宮古井」也証明了茄拔天后宮年代久遠的歷史。

【茄拔天后宮 固定香科 遙祭 出巡 遶境】
因茄拔天后宮媽祖和鹿耳門天后宮媽祖,一樣是隨鄭成功來台的,兩間媽祖廟情同姐妹,茄拔天后宮湄洲媽祖出巡繞境的儀式
第一天,經由安定至安南區各沿途庒頭廟宇,通常是上午清晨就出發,晚上左右抵達鹿耳門天后宮駐駕,讓兩尊隨鄭護艦開臺湄洲媽祖神像相會片刻。

緊接著,第二天行程也是香科的重頭戲,子時出發至鹿耳門溪囗,遙祭大陸湄洲祖廟大典,最後由乩童起駕順次請水兵水府(請水)才返回,出巡 繞境 善化區,山上區等交陪境友誼宮,晚上安座,每次香科都足足超過2天2夜才能完成。

【鹿耳門天后宮 甲子年舉辦七七】 四十九天的羅天大醮及更早時期,因雙方人力、物力、資金等不少互相的奧援,因而更建立往來密切因緣。(鹿耳門羅天大醮 茄拔天后宮擔任主普,出巡台南市擔任副主帥,1991年農曆3月21日舉辦媽祖姐妹會,全台共超過百間媽祖廟近十萬人次參加,迎媽祖尋根,鹿耳門溪口遙祭湄洲島天后宮媽祖,當時登九龍壇時由鹿耳門天后宮百年姐妹宮廟八間代表,並恭請茄拔天后宮護艦開台湄洲媽祖上座)。

現在信士均稱茄拔媽或茄拔湄洲媽,或許稱隨鄭成功開臺護艦佑民湄洲媽祖更為合適!

茄拔天后宮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

分享您的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

請各位信眾留下參拜心得時不要透露出個人資訊,也請不要寫到有關於政治、謾罵、色情、商品買賣相關訊息,希望各位信眾可以協助維護討論區風氣,若您需要進行商業訊息曝光,請加入我們廣告刊登使用的官方帳號與我們聯繫。
使用表情符號可能會導致留言出現亂碼,請盡量不要使用,謝謝。

好廟推薦

免打孔風水門簾免打孔風水門簾
NT$ 200 元起
旋轉磁吸支架旋轉磁吸支架
NT$ 188 元起
迪士尼藍芽耳機迪士尼藍芽耳機
NT$ 399 元起
雙效果膠能量包雙效果膠能量包
NT$ 28 元起
成人醫療口罩30入成人醫療口罩30入
NT$ 119 元起
提臀瑜珈褲提臀瑜珈褲
NT$ 58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