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接義塚大墓公 - 拜好廟求好運 | 台灣民俗宗教文化推廣

您好,歡迎來到拜好廟求好運,已累積 100萬人 造訪本站查詢宮廟資訊,已刊登了 8,476 間廟宇資料。
拜好廟求好運|台灣民俗宗教文化推廣 LOGO
好廟公告

新北市土城區 擺接義塚大墓公

擺接義塚大墓公代表照片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主祀神明
義民爺/義塚公/義勇公/忠義公
供奉神尊
所在地址
新北市土城區忠義路61號
參拜體驗
0篇
宮廟服務
尚未設定廟宇服務項目,若您想提供擺接義塚大墓公的資料給我們,跟網站上的信眾結緣,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提供,謝謝。

擺接義塚大墓公 介紹

【Wiki維基百科提供】
擺接義塚大墓公,又名土城大墓公、大安寮庄大墓公、埤塘義塚,是位於臺灣新北市土城區埤塘里的墓場與大墓公廟,與林爽文事件、漳泉械鬥有關,為土城、中和、板橋的閩南漳州人後裔的共同信仰中心,由三地官方負責輪流管理。

土城過去與中和、板橋都屬於擺接堡,為林爽文事件的戰場之一。因戰亂屍橫遍野,連溝圳都有土虱躲在頭顱內,遂流傳下俗諺:「土虱都藏在溝渠中死人之頭顱內。」、「土虱好吃,死人骨頭沒那麼多。」

相傳當時林爽文事件平定後,清廷諭令當地屍體不得安葬。數年後才由地方士紳上奏朝廷,指多有無辜民眾與支持清軍的士兵也在其中,清廷才諭令准予收屍。鄉民始將骸骨擇地集中合葬,清廷稱之為「義塚」,並賜名為「萬善同歸墓」,故墓碑銘文「奉恩憲札諭埋葬,難民萬善同歸墓」。

多數的文獻以及土城地方的耆老,大多認為大眾墓所葬的是林爽文事件中被天地會殺害、或被官兵誤認為會黨而遭殺害的難民,如臺灣日治時期的《臺北廳志》、廟方的《祭祀公業埤塘大墓公沿革》,以及臺灣戰時期後的《臺北縣志》、林衡道與郭喜雄的《臺灣古蹟集‧第一輯》等。新北市議員林銘仁、時任廟方管理人主席的盧嘉辰、廟務人員等也持此說。

《土城祀義塚·擺接慶中元—土城大墓公沿革與2012年中元祭典》的作者謝宗榮,在參考閩浙總督常青於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的奏摺與《淡水廳志》卷十四〈祥異考〉記載天地會與清軍、支援清軍的民軍在擺接地區有過激烈戰鬥、天地會於柑林埤(今土城學府路一帶)溺死殆盡,結論此墓死難者應多為林爽文事件之抗清人士。

後來,臺北盆地的漳州移民常與泉州人發生分類械鬥,其遺骨也被收至義塚之中,終成為大墓公信仰的主要部分之一。如咸豐三年(1853年),大墓公一帶因水源問題的漳泉械鬥,一些人將親友屍首就地埋葬在大墓公,改至宜蘭落地生根。

2013年報導時,《台灣壹週刊》調查大墓公擁有一百多座清治至日治時的古墓。最早的大眾墓立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孟夏(陰曆五月),與林爽文事件平定時間相去僅一年多。也有嘉慶十年(1805年)更立,款識為「清嘉慶拾年三月清明日再立」、「難民萬善遺體」的墓碑。

另一說此地大墓公的建立由來,是乾隆時代在擺接堡就發生泉漳械鬥。在李添春1956年所編《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1956年)記載:「臺北縣土城鄉埤頭大墓公-此是乾隆年間,泉漳分類械鬪時,奉祀漳人戰死者之靈骨。」之後1992年,瞿海源所編的《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宗教篇〉亦延續此說。但擺接地區在乾隆年間並無漳泉械鬥的史料記載。

012年,新北市政府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將此廟的中元祭典以「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之名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的民俗及有關文物。

擺接義塚大墓公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

分享您的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

請各位信眾留下參拜心得時不要透露出個人資訊,也請不要寫到有關於政治、謾罵、色情、商品買賣相關訊息,希望各位信眾可以協助維護討論區風氣,若您需要進行商業訊息曝光,請加入我們廣告刊登使用的官方帳號與我們聯繫。
使用表情符號可能會導致留言出現亂碼,請盡量不要使用,謝謝。

熱門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