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大百科是站長的走訪廟宇、查詢書籍資料、蒐集網路資料、由宮廟及宗教推廣朋友提供而來,希望透過拜拜大百科,幫助廣大的信眾朋友可以獲得一些拜拜的小知識,希望各位信眾朋友透過拜拜大百科認識拜拜時所需要注意的禮節,拜拜沒有很複雜,心誠則靈。
大家前去廟中參拜時,是否有注意有一位神明,信眾們總著準備著各種美酒祭拜,在台灣傳統宗教文化裡,這位神明擁有著廣大信徒,祂不只醫術精湛,而且還是一位才華洋溢的文學家,深受人民的喜愛,成為百姓心中的活佛,這位神明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濟公禪師」,這位源自佛教的高僧,在佛教寺院鮮少供奉,反而是民間信仰與一貫道等其他宗教常見神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最富故事性的神祇「濟公禪師」。
濟公禪師,本名李修緣,南宋時浙江台州人,是臨濟宗的高僧。濟公生性詼諧不羈,不守戒律,常以瘋癲行徑濟世救人,深受民間百姓愛戴。濟公信仰的起源可追溯至南宋時期,當時濟公圓寂後,其事蹟便開始流傳民間。到了明清時期,濟公信仰更加盛行,出現了許多以濟公為主祀神的廟宇。濟公信仰在台灣的發展,則始於清朝光緒年間。當時,先民將濟公的神像帶到台灣,並在各地建廟奉祀。到了日治時期,濟公信仰更加普及,成為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神祇之一。
傳說濟公禪師在出生時,便手持荷花,口中念念有詞,因此被認為是天降奇人,自幼聰穎,天資卓越,十幾歲時便出家為僧,在臨濟宗高僧的門下,潛心修煉,悟道成禪。濟公圓寂於南宋嘉定年間,享年61歲,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祂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在人們的心留下獨特與親民的印象,也成了百姓心靈寄託的對象,除此之外,在後來的文學、影劇中,更為濟公添加了民間遊俠的色彩。
濟公禪師一直以來給人們的形象是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但實際上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祂懂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也曾經帶着自己撰寫的化緣疏,外出募化,修復被火燒燬的寺院,經常遊方市井,拯危濟困,救死扶弱,彰善懲惡。此外濟公禪師寫得一手好詩文,在文學造詣上流傳於後世許多,所著詩中更藴涵了人生生活哲理。
濟公禪師信仰在台灣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清朝光緒年間濟公神像金身來帶到台灣奉祀,並在各地建廟供奉,日治時期濟公的俠義形象更成為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神祇之一,戰後時期因大家樂與六合彩的興起,許多賭客認為濟公形象活潑,使濟公信仰更加興盛,出現了許多以濟公為主祀神的廟宇,以降乩、扶鸞主要信仰方式,更成為臺灣一貫道重視的仙佛之一。
濟公禪師信仰在台灣民間信仰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影響力,濟公的形象與故事,不僅反映了指導著人們對事物的反思,也衡量、評斷一個人的真善美,濟公禪師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從表面觀察事物外,還需要長期的考察與觀察磨練,才能證明所謂的永恆與真實。
以上就是我們幫各位信眾們整理的拜拜大百科,希望可以幫助剛接觸拜拜文化的朋友們,一起來拜好廟求好運,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以上內容為傳統民俗文化,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