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大百科是站長的走訪廟宇、查詢書籍資料、蒐集網路資料、由宮廟及宗教推廣朋友提供而來,希望透過拜拜大百科,幫助廣大的信眾朋友可以獲得一些拜拜的小知識,希望各位信眾朋友透過拜拜大百科認識拜拜時所需要注意的禮節,拜拜沒有很複雜,心誠則靈。
台灣的傳統民俗宗教文化中,「天上聖母 媽祖」是最知名、最普遍的神祇之一,也是台灣的第一女神,每逢農曆三月瘋媽祖,全台灣各地的媽祖廟都會舉辦相關慶典活動,而「大甲媽」與「白沙屯媽祖」的遶境進香活動更是讓全台瘋狂的宗教盛會,每年都會吸引超過10萬信眾相隨,更是「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天上聖母 媽祖本名林默,因為身為女性而稱為默娘,福建莆田湄洲嶼人,相傳生前具有法術,是一位釋道兼修的仙姑,終生未婚,有海上救難的靈驗事蹟,死後更受到船員與漁民崇祀而形成海神信仰,自宋朝開始受歷代皇帝赦封不下30次,最後一次赦封為清咸豐7年所封。
媽祖最初本為海神,是許多中國大陸東海沿海地區民主要信仰,過去台灣海峽海況不佳,先民渡海來台之初,都會祈求媽祖保佑海上航行安全,迎請媽祖香火或神像一起渡海來台。
媽祖香火傳至台灣最早記錄於明朝萬曆年間創建的澎湖天后宮,其後為台南鹽水護庇宮、嘉義布袋太聖宮、鹿港天后宮等,清朝初期創建廟宇有新竹內天后宮、台南大天后宮、東石港港口宮、朴子配天宮、麥寮拱範宮、新莊慈祐宮、旗津天后宮、笨港天后宮等,而在現今台灣區域性的媽祖信仰者北投關渡宮、彰化南瑤宮、大甲鎮瀾宮、苗栗拱天宮等。
您知道媽祖也有分身嗎?分身有時為三尊,分別稱為大媽、二媽、三媽,有時一分為六,在台灣最多有八媽的分法,不過大多以三媽、六媽系統居多,而這個分身系統主要始源「媽祖出巡」,若把大媽神像請出去,廟裡就沒有媽祖坐鎮,所以廟方通常會刻第二尊神像,最來因為信眾越來越多,因此廟方也將媽祖的工作分類,甚至刻到「六媽」,各自都有各自的任務和特色,但不論「大媽」或「二媽」、「三媽」,其實都代表天上聖母林默娘,除此之外一般常見的媽祖也有依照黑面、紅面、粉面、金面、白面等區分。
時至今日,還有許多有神無廟的媽祖信仰組織,例如雲林的六房媽、新社的九庄媽、東保十八庄媽祖等媽祖會存在於民間,媽祖信仰也從早期先民渡海所需,隨著農業與山區開墾發展,媽祖信仰中有「內山媽」的媽祖信仰,代表媽祖已經由海神信仰轉為農業神與水利神相關,現今台灣媽祖信仰深入人心,且具備著觀光與文化傳承的意義,在台灣有不少地區都有以媽祖為主題的觀光區,透過宗教結合觀光與文化,成為台灣最知名的女神之一,藉由信徒的傳播,媽祖信仰在日本、朝鮮、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越南、泰國、美國、加拿大都有媽祖廟的蹤跡,媽祖信仰更於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所以媽祖不只是台灣的第一女神,更是全球女神。
以上就是我們幫各位信眾們整理的拜拜大百科,希望可以幫助剛接觸拜拜文化的朋友們,一起來拜好廟求好運,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以上內容為傳統民俗文化,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