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大百科是站長的走訪廟宇、查詢書籍資料、蒐集網路資料、由宮廟及宗教推廣朋友提供而來,希望透過拜拜大百科,幫助廣大的信眾朋友可以獲得一些拜拜的小知識,希望各位信眾朋友透過拜拜大百科認識拜拜時所需要注意的禮節,拜拜沒有很複雜,心誠則靈。
在台灣諸多神祇信仰中,你聽過五府千歲、五年千歲,但你聽過五福大帝嗎?你知道五福大帝的信仰跟家將的陣頭文化十分有關聯嗎?今天我們來認識這個少數人認識,但在廟會活動中從不缺席的「五福大帝」信仰。
五福大帝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一位神祇,又稱五毒大帝、五靈公,本是管理瘟疫的瘟神,後來成為民間崇祀的逐疫之神,而廣受到人們的祭祀。信仰五福大帝的人們相信,五福大帝能夠消災解厄,保佑人們免受瘟疫之苦,為眾生帶來五福臨門的祥瑞。五福大帝以其神秘而威赫的形象,深受民眾的尊敬,早期在台灣有許多廟宇都供奉他為主神,成為台灣知名信仰之一。
傳說中,五福大帝源自元朝五位落榜的舉人,因他們捨身救民的義舉而成五福大帝,他們因為考場失意,在返鄉的路途上義結金蘭,某日夜宿於白龍庵,五人同時在恍惚之間,聽到因地方百姓放任盜賊橫行或因自身為惡,上天要降罰當地居民的旨意,將派遣五瘟使者對當地各井施放瘟疫,五人醒後一起討論,決定分投五井自殺,向當地居民示警,百姓將這五人撈起時,五人的臉色分別呈現黑、白、綠、黃、紅五種顏色,才明白有疫即將降臨,五人捨己救人的事蹟後來得到官方表揚,立祀祭拜,於明朝封為「五福大帝」。
「什家將」在傳統習俗中的起源,本為五福大帝出巡時擔任駕前部將,專門抓邪驅鬼,之後地藏王菩薩、城隍爺等職掌陰神明的廟宇也融入什家將的文化,後來逐漸成為王爺、媽祖等廟宇的開路先鋒,擔任主神的隨扈,具有強烈的宗教性質,所以什家將陣頭文化起始源來自五福大帝一點也不為過。
五福大帝信仰在台灣十分久遠,以福州移民為主,清朝中葉時期,台南軍營流行瘟疫,以福州人為主的官兵,便自原鄉福州白龍庵迎請五福大帝前來,設置臺南白龍庵,後因白龍庵多為軍人奉祀,人潮洶湧,不利於鄉民祭拜,士紳遂迎請神位,另建臺南西來庵,後因西來庵事件,導致五福大帝的信仰由明轉暗,中斷了一時。
在高雄旗山民間信仰以五福大帝與濟公信仰知名。有關五福大帝信仰南傳鳳山、旗山與東港,五福大帝的分香脈絡與家將的傳承脈絡有關。五福大帝信仰自西來庵事件後在台南中斷,事實上被隱性保存隨同邢府千歲信仰傳到東港。戰後流傳至鳳山。旗山最早是因為旗山天后宮每四年一次大繞境,需要家將陣頭驅邪、除煞(押煞、祭煞)與護衛(護駕),聘請老師前來傳授家將及其相關法教科儀(小法),後來才從鳳山分香五福大帝至旗山奉祀,從此開創旗山家將三館:頂館五龍殿、中館白龍庵與下館五帝廟。旗山是先有家將陣頭,成立家將館,後才有五福大帝信仰。
五福大帝與家將在旗山大放異彩,分香脈絡遍佈台南、高雄與屏東。旗山脈絡的五福大帝信仰,大多數都是先有家將陣頭,發展一段時間後,才以「香火(包香火)」的形式分香五福大帝。此外,「審陰」也是旗山五福大帝信仰的特色,不論是乩童、家將與法師(烏頭師公),經常都要處理各種與除煞與鬼魂相關的事務。
五福大帝的歷史和獨特故事,教化人們不可為惡,以及犧牲奉獻的精神。在透過五福大帝信仰中,我們也看到信仰是如何在台灣各地傳承,從最初的從移民的方式傳入台灣,後因家將文化擴散,五福大帝信仰的發展不僅在台灣扎根,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延續著神祇的神聖光輝。
以上就是我們幫各位信眾們整理的拜拜大百科,希望可以幫助剛接觸拜拜文化的朋友們,一起來拜好廟求好運,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資料參考:T大的民間信仰與研究筆記
(以上內容為傳統民俗文化,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