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境鷲嶺北極殿 | 拜好廟求好運 找到與您有緣的信仰

您好,歡迎來到拜好廟求好運,已累積 100萬人 造訪本站查詢宮廟資訊,已刊登了 9,715 間廟宇資料。
拜好廟求好運|台灣民俗宗教文化推廣 LOGO
好廟公告

台南市中西區 中和境鷲嶺北極殿 內政部/縣市政府 寺廟登記許可

中和境鷲嶺北極殿代表照片
Pbdragonwang - 自己的作品
主祀神明
玄天上帝/上帝公
供奉神尊
所在地址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89號
連絡電話
尚未設定
參拜體驗
2篇
宮廟服務
尚未設定廟宇服務項目。

中和境鷲嶺北極殿 介紹

【WIKI維基百科提供】
府城中和境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又稱臺南北極殿,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昔日府城海拔最高之鷲嶺,主祀北極玄天上帝,是一間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的古廟。過去稱為「上帝廟」、「台南上帝公廟」、「真武廟」、「元帝廟」,其別名「大上帝廟」是與位於赤崁樓附近的「小上帝廟」開基靈祐宮相對而來。於1979年公告為原二級古蹟,現升格為文化部所轄國定古蹟。

【沿革】
◆ 創建
玄天上帝是明朝的重要信仰,受大明朝歷代皇帝所敬奉。鄭成功的部隊登臺後,興建了多所玄天上帝廟宇。而臺南北極殿所在的鷲嶺,則是承天府四坊(清臺灣府城一帶)地勢最高之處。據說北極殿所在地在荷蘭時期曾是一間漢醫館,鄭軍攻臺時佔有此處以醫治傷兵,後來即將此醫館改建成北極殿。

臺南北極殿確切的建立年代不詳,清代方志多用「偽時建」一詞帶過。但因為有寧靖王匾的落款年份,所以可知在永曆廿三年(1669年)以前北極殿已經存在。

◆ 清朝時期
進入清朝之後,玄天上帝信仰的地位受到影響,據說清朝更刻意推廣媽祖與關聖帝君信仰,並編造屠宰業之神話故事加以打壓。不過首任臺灣府知府蔣毓英仍在康熙廿四年(1685年)捐俸整修,之後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當地居民重建。此時廟宇周邊有寬廣的空地,且廟宇左邊是車路要道。但後來有林天生、楊養兩人佔地興建店屋,後來官府判決兩人每年要給廟方地租番銀四兩,而上帝廟周邊20間店屋也要每年繳地租,為此於雍正八年(1729年)三月立碑(〈上帝廟店屋地租碑記〉)公告。而後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鄉賓黃世景重修,但過程有些狀況,三年後(1788年)由知府楊廷理續成,並追討遭到侵佔的廟地。然而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有廟後居民馬梓增築房屋侵佔廟地,當時的值年爐主郭友等人乃向當時的知縣仇賦苹提出控告,最後判罰番銀40元,且每年要繳地租。次年(1791年)七月,應郭友等人的請求,官方同意立「大上帝廟示禁碑」將此事公告,以示警惕。

嘉慶九年(1804年),當地居民方相、林慶雲、蔡光準等人再次修廟,且在廟後興建公館(又稱桐山營公寓)供桐山營班兵暫住。道光十五年(1835年),因廟宇倒塌多年,再次重修,桐山營班兵也有參與此次工程。這次重修也有順便整修公館,且為怕後人不知來歷,有官兵長期占住或占為己有,乃立約要如何管理,以〈大上帝廟四條街桐山營公眾合約〉與〈大上帝廟桐山營四條街公眾合約〉二碑為證明。咸豐四年(1854年)再修,而也是在此時「北極殿」取代了「上帝廟」知名出現在石碑上。於同治二年(1863年)北極殿再次重修,是清朝最後的整修記錄。

◆ 日治時期至今
日治時期,因為明治四十年(1907年)拓寬竹子街(今民權路)成9公尺道路,拆毀了北極殿前殿,遂在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暫為修繕。而後北極殿在大正九年(1920年)重修,次年(1921年)正殿落成,大正十二年(1923年)修後殿,昭和二年(1927年)完工。

二次大戰後,北極殿在民國卅六年(1947年)二月到九月重修,之後在民國四十七年再修(1958年),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又有小修。但在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因為將民權路拓寬到15公尺,又拆毀了前殿,遂在民國五十八年到六十年(1969年─1971年)重修,而成今天廟宇緊鄰街道的景象。而後在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與民國七十年(1981年),北極殿又有稍作修繕。

另外在北極殿斜對面的福德祠,原屬北極殿的廟產,一百年前開始租賃他人,原本只有亭仔腳有人擺攤,後來整座祠成為店面。北極殿一度將土地公迎回供奉在後殿東廂,並向店家追討回福德祠的地。原本店家不願搬走,但後來據說有天半夜屋頂垮下來,店家遂連夜搬走,土地因而順利要回。而後北極殿將舊有建築拆除改建回福德祠,工程於2013年年底完工,2014年1月7日進行入火安座。

【祀神】
● 正殿:主祀玄天上帝,配祀康元帥、趙元帥,後方主祀韋馱菩薩、地藏王菩薩,配祀達摩祖師、稽徵爺、陳璸爺、黃帝、地官大帝
● 後殿:主祀觀音佛祖,配祀善才、龍女、十八羅漢、周公與桃花女
● 廂房:註生娘娘、太歲星君、地基主、福德正神
● 福德祠:福德正神

【建築與文物】
◆ 建築
現今的北極殿位在台南市區最高點,坐南朝北,三開間,與過去規模相去不遠。由三川殿、中庭、正殿拜亭、正殿、後殿拜亭、後殿及不對稱的左右廂房所組成,舊時三川殿與正殿距離較遠,中間天井兩側有過水廊,三川殿形制亦非今日應都市法規而蓋之騎樓形式。由於該廟位於鷲嶺上,日治時期鋪設路面時剷除前方部分高度以做為道路,故進廟須拾階而上。對面有福德祠。

現今三川殿為混凝土及磚木結構混合結構,三開間,開三門,但無前簷柱,硬山頂。中門繪黑底天地交泰金龍,左右門繪四元帥,較為特殊,皆為潘麗水手筆,中門石球(抱鼓石)小巧古樸。天井右側設金爐,過水廊已不存。正殿前附卷棚拜亭,用方柱,兩側有潘麗水壁畫。正殿三開間,計寬二丈七尺七寸,進深17架,前後共用六柱,疊斗擱檁混合式,點金柱架內用三通五瓜,下方有一對附柱加強支撐。兩側山牆鳩有壁畫雙坡水硬山翹脊頂,屋面陡峭,高度極高,空間高挑寬敞。神房在後點金柱及附點柱間,神房後設卷棚暗厝,下設韋馱菩薩神龕,後方明間敞開亦不設隔扇可通向後殿,次間開窗。

後殿拜亭為四柱六架卷棚拜亭,水泥洗石子梁柱與木構混合結構。後殿為早期水泥仿木結構,三開間深,進11架,點金柱間架內為三通五瓜,神龕左右後方各開一門及六角氣窗可通向後方。次間簷柱間設有欄杆,步口山牆有壁畫,屋頂為雙坡水硬山翹脊頂。後殿兩側有廂房為過去桐山營公寓,皆設有配殿及辦公室、文物館等服務空間,左廂房作擱檁式,旁有竹節書卷窗花牆,向南方延伸;右廂房作穿斗式,向北延伸。整體後天井空間,包含正殿後方後殿,廂房戶外牆面皆為洗石子。

因玄天上帝是北方之神,而北方玄武在五行中屬水色黑,北極殿正殿及三穿殿柱子全用黑色,整體呈現黑色與金色調搭配,極為莊嚴沉穩。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神像的神龕華麗繁複、金碧輝煌。廟中有四對潘麗水壁畫,三對在正殿及拜殿,一對在後殿。

◆ 文物
正殿上方高懸大明寧靖王朱術桂在永曆二十三年(西元1669年)所御書之「威靈赫奕」匾,是全臺唯一明代傳世匾額,亦是歷史最悠久的古匾,日治時期結束時一度差點遭日本人帶走。

此外廟中尚有還有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臺廈道陳璸的「辰居星拱」匾、後殿拜亭「鷲嶺」匾、清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府城的大鹽商吳尚新(臺南公會堂前身─吳園創建者)遠至浙江姑蘇所鑄造的古鐘(今已耗損停用)、石香爐、道光十八年《大上帝廟四條街桐山營公眾合約》等數通古碑以及府城名匠潘麗水的彩繪。

◆ 其他
因北極殿位於鷲嶺地勢較位在五條港的水仙宮高,當地留下俗諺「上帝廟硶墘(埁漧),水仙宮簷前」(意指上帝廟硶墘(石階)的高度相當於水仙宮屋簷,或比較高)。

中和境鷲嶺北極殿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

瑛玿 說:
廟方播方西方水晶音樂,在古廟參拜心情很平靜療癒,感覺很棒!
老K 說:
台南最古老廟宇之一 心誠則靈 環境是由人形成的
分享您的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

請各位信眾留下參拜心得時不要透露出個人資訊,也請不要寫到有關於政治、謾罵、色情、商品買賣相關訊息,希望各位信眾可以協助維護討論區風氣,若您需要進行商業訊息曝光,請加入我們廣告刊登使用的官方帳號與我們聯繫。
使用表情符號可能會導致留言出現亂碼,請盡量不要使用,謝謝。

好廟推薦

招財流水盆招財流水盆
NT$ 331 元起
防溢乳墊防溢乳墊
NT$ 1 元起
5D滿版玻璃貼5D滿版玻璃貼
NT$ 39 元起
小米手環 9小米手環 9
NT$ 995 元起
透氣運動長褲透氣運動長褲
NT$ 133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