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德提供】
《布袋-過溝-安溪城隍廟》:嘉義縣布袋鎮過溝東安里東勢頭144號!
「聖誕農曆五月二十八日」
主祀:《三城隍爺、大城隍爺、二城隍爺、四城隍爺》!配祀:《文判官、七爺、八爺、牛將軍、馬將軍》!左祀《觀音佛祖、地藏王菩薩》!右祀:《福德正神》!左神房:《天上二聖母、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右神房:《註生娘娘》!
本廟主神供奉 三城隍爺,故廟名稱為「過溝安溪城隍廟」或稱「過溝城隍廟」,其祭典日期為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八日。據悉 三城隍爺於民國三十年間,曾顯靈於本境,當時適值中日戰爭中,神靈顯赫,庇佑黎民,避過空襲台灣之災劫者甚眾;並為本境陳萬福人氏化解其家中重大厄運,乃神威更見赫濯,信徒遂日益增多。於民國三十一年眾信徒履次請示欲塑造其金身,扔未得 三城隍爺之允許,但卻顯靈向陳萬福信士託夢諭示:「眾信徒若有敬心,則先置下座朝拜,過一段時期再添衣帽供奉。」迨至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眾信徒感念神恩之浩大,靈跡之輝煌,乃設置臨時神壇名為「福建壇」,民國三十八年,獲得過溝建德宮 李府大千歲隆壇指示尺寸塑造 三城隍之金身,民國三十九年成立城隍會。民國四十二年購置廟地。
溯自購置廟地後,眾信徒屢望早日興建廟宇,奈因資金缺乏,一延再延,至於民國七十三年間才成立「過溝安溪城隍廟興建委員會」。另建「過溝城隍廟籌建委員會」。隨之籌備興建廟宇各項事宜。不料事後人事發生波折,慶幸能及早平息終於選出謝永川為主任委員,高老生、陳中興為副主任委員、高漢津、陳金川、陳水便、賴吉雄、陳朝木、陳馬耀、陳清水、蔡松林、黃茂松、曾安清、林龍依、李明通、黃清源、李明堂、高火爐、李金爐等為委員、高金池為常務監事、陳明義、曾國輝為監事、林龍宮為總幹事、曾阿地為總務股長、李清文為營膳股長、姚天財為會計股長。
於是興建工程即擇於民國七十四年農曆八月初十破土開工,是時因興建之基金僅有新台幣叁十捌萬元而已,所以興建一小段期間工程就停頓,在眾心焦慮之間,幸獲三城隍與四城隍降輦指示:「建廟之事,木已成舟,不必焦慮,行一步、算一步,終有功成之日」,遂息眾慮,然後並大顯神通應全省信徒之祈求,果然一一應驗,乃得全省之虔誠信徒或多或少敬獻樂捐金贊助,工程始得恢復,繼續興建,直至民國八十年間完成廟宇之全部興建工程,總工程費高達新台幣叁仟肆百萬元,並於同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入火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