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崁福安宮沿革誌提供】
【大溪中庄下崁福安宮沿革誌】
念我先民,源自神州,不畏艱險渡黑水溝到此墾殖已經有兩佰多年了,跟據耆老們口述相傳,本宮的歷史也有兩百年左右了,最初是建立在東側支流的中溪仔旁的石壩附近,後來因為大漢溪常有颱風洪水為患,乃遷建於中圳邊比較安全,帶日據時期,日本人要滅我們的宗教信仰,要拆廟滅神,地方耆老陳世財、陳世善、陳世鈞、林太明、林能坤、林能波等人共同商議,把土地公神尊抱去藏。
台灣光復後再發起募款重建福安宮,迎奉福德正神,並由陳世連先生撰寫「福居厚地千秋葉,安守多田萬年春」的對聯,流傳至今。
經過三十年,因廟體老舊破損,乃於民國六十九年重建新廟,到了民國104年,因為旁邊大榕樹根部影響,造成廟牆裂縫、屋頂漏水不堪使用,地方人士陳森光、林開勤、藍天送先生等人發起重建之議,於當年中秋節福宴後,召開地一次籌建會議,推舉時一位重建委員,林正寬擔任主任委員、林開勤擔任重建總幹事,更得藍天送先生慷慨捐獻土地(四佰貳拾壹平方公尺)建廟。
經過多次訪察及請示土地公後,謹擇於農曆一○五年三月十八日吉時動工興建,同年(丙申年)福安宮主體完成,於農曆十月十五日吉時恭請福德正神登龕安座,周邊的建設又陸續施做,到了民國一○六年重新推選第一屆管理委員,監察委員,繼續建設。
如今廟貌巍峨、香煙鼎盛、福庇庶民、合家平安、士農工商、萬事亨通,感謝眾善信大德,熱心捐獻大溪中庄下崁福安宮順利完成,特立石碑永誌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