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大百科是站長的走訪廟宇、查詢書籍資料、蒐集網路資料、由宮廟及宗教推廣朋友提供而來,希望透過拜拜大百科,幫助廣大的信眾朋友可以獲得一些拜拜的小知識,希望各位信眾朋友透過拜拜大百科認識拜拜時所需要注意的禮節,拜拜沒有很複雜,心誠則靈。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菊花節」、「登高節」,是華人傳統的重要節日,落在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在這一天,人們會透過各種活動表達對長輩的敬意,祈求闔家平安、健康長壽,除了祭祖以外,你知道重陽節這天,也是中壇元帥、玄天上帝、天上聖母的重要節日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不一樣的重陽節。
重陽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與東漢時期的道士費長房有關。費長房預知瘟疫將至,便指示弟子桓景登高避禍,並配戴茱萸香囊、飲用菊花酒,果然成功逃過一劫。後人便效法桓景的做法,在九月九日登高、佩茱萸、飲菊花酒,形成了重陽節的傳統習俗,希望天下的遊子飲一杯菊花酒,消去鄉愁;希望天下的老人多一點陪伴,健康長壽。
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稱為「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在《易經》中代表「陽」,故有「重陽」之名。古代的帝王也多重視重陽節,在漢代,《西京雜記》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相傳唐朝詩人王維在重陽節這天登高望遠,寫下了著名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也讓重陽節增添了濃厚的思鄉之情。
除了敬老之外,重陽節也是許多神明的聖誕。
在重陽節這天,許多人會前往廟宇祭拜神明,祈求闔家平安、健康長壽。祭拜時,可以準備:
隨著時代的變遷,重陽節的慶祝方式也越來越多元。除了傳統的祭祀活動,人們也會舉辦敬老活動、登山健行、賞菊等活動,讓重陽節更具意義。無論時代如何改變,重陽節敬老、祈福的精神,始終是人們心中重要的價值。
以上就是我們幫各位信眾們整理的拜拜大百科,希望可以幫助剛接觸拜拜文化的朋友們,一起來拜好廟求好運,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以上內容為傳統民俗文化,請勿過度迷信。)